本篇文章3655字,读完约9分钟

> 2018年,制造业“双创新”取得明显进展,正在成为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引擎”。展望2019年,“双击”制造业将加速升级。制造业的“双重创新”通过激发创新潜力、重组生产体系、引导组织变革和有效配置资源,加速了准确高效的制造业供应体系的形成,促进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形势判断

(1)制造业“双创新”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势头不断释放。2018年,中国制造业将加速向更高水平、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发展。一是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创新创业、优质发展、打造“双创新”升级版的意见》,对制造业“双创新”做出更高安排,引导我国制造业“双创新”整体升级。第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了与制造业的融合,工业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制造业“双创新”在技术实现、应用创新和模式培育方面的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日益明显,成为制造业“双创新”升级的重要基础。第三,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制造业对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和权力变化的内生需求为制造业提供了广泛的空范围。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展望2019年,制造业“双创新”升级步伐将加快,将进入更加注重与工业互联网协调发展、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生态培育和机制创新的高层次发展阶段。它将推动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实力的变化。

(2)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18年,制造业“双创新”平台建设和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制造业的“双创新”平台正在成为大、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一是围绕推进企业创新创业要素的数字化、系统集成和业务协同,中铝、河南中品等企业搭建了面向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双创新”要素汇聚平台,促进生产制造全过程、整个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互动、集成和协同,提升大、中、小企业的合作水平。第二,首钢集团、TCL集团等企业在市场、品牌、渠道等方面发挥优势,重点推进全社会的网上、市场化开发、生产、孵化等创业创新资源。基于该平台,他们推动了大企业创新创业要素资源与中小企业需求的精确对接,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门槛。第三,围绕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模式的创新,徐工集团、美眉集团等企业加快了研发设计向协同、动态、创新的转变,加快了工业生产向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型的转变,成为大、中、小企业在网络化研发制造中合作的重要途径。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展望2019年,随着制造业“双创新”试点示范、重大项目的不断实施以及各领域、各行业“双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制造业“双创新”平台将实现大规模发展,更强大的大型企业将投入制造业“双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以大中型企业参与、资源高度丰富、线上线下互动、积极创业创新为特征的新型“双创新”生态建设将加快推进。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3)“双重创新”加速了制造能力的开放和共享,新的制造共享模式正在出现。2018年,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将把“双创”平台建设的重点从资源要素的数字化和在线转移到制造能力的开放、共享和协调。基于数据驱动和供需高效匹配的平台共享制造模式正在形成。一是龙头企业率先注重产业链协调,打造制造业共享平台,开发优质资源,拓展社会服务。第二,信息技术企业支持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和行业间的横向整合,以创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制造生态系统。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预计2019年,在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下,制造业共享经济将向制造业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的产业扩展,将出现更多基于生产设备、经验和知识、系统解决方案和制造能力共享的制造业共享经济新模式。

(4)制造业的“双重创新”引发了企业的组织变革,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力不断释放。2018年,在制造业“双创新”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个人可以基于互联网平台自由选择工作,与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融入企业创新。一方面,为引导企业加快观念更新、体制改革和组织重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软件司组织召开了全国制造业“双创新”工作电话会议,明确了新时期制造业“双创新”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发布了《制造企业网络创新实施指南》和《制造业“双创新”平台运行统计监控指标体系》,为企业网络创新的基本方向、核心内容和实施路径提供指导和参考。 另一方面,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提升个人竞争力。一是推动企业结构形式向边界无限延伸的网络转化,二是推动组织管理机制向层级化扁平化转变,三是推动组织运行模式向高效、灵活、灵活转变。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展望2019年,制造业“双创新”与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将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更加注重激发个人潜能,重建新的以人为本的劳动关系、薪酬体系和组织结构。

(5)制造业的“双创新”引领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进一步激发区域创业创新活力。2018年,一批制造业“双创”平台加强了与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合作,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制造业“双创”平台加快了在重点产业集聚区的落地。二是稳步推进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制造业“双创新”平台引领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产业创新生态。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展望2019年,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大众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示范和引导下,制造业“双创新”平台与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合作将更加注重地方特色、产业需求和创新驱动效应,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测试、创业培训、投融资、创业孵化等全方位一站式“双创新”服务。通过促进大型企业技术、产品和能力的地面转化,从而为区域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平台建设,促进制造业“双创新”和工业互联网的协调发展。一是以要素融合、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和区域合作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制造业“双创新”平台,进一步推进企业创业创新要素的数字化、系统集成和业务协同,构建基于数据驱动和供需高效匹配的资源和制造能力开放、共享和交易新模式,构建资源高度丰富、参与者多元、线上线下互动、创业创新活跃的“双创新”平台体系。二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环境和测试平台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迭代、服务创新、产业落地和智能演进升级,培育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2)构建整合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的整合与发展。一是鼓励大型企业搭建“双创”平台,如聚焦特定战略领域、突破性技术创新、先进适用的产业技术开发推广机构、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研发供应等,推动大型企业成为制造业“双创”的源头和孵化器,探索构建资源共享、价值创造和风险分担的产业合作模式。二是引导中小企业利用“双创新”平台提升信息技术在核心业务环节的应用水平和模式创新能力,打造技术、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和业务模式,为平台能力建设和用户使用提供双向迭代和相互促进。三是创新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体系和机制,全面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数据链、业务链和生态链,构建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一体化发展服务体系。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3)深化创新和应用,培育制造业“双创新”新模式和新形式。一是支持大型企业整合和开放基于平台的研发、生产、管理和孵化等制造能力,促进制造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在线共享和优化配置,实现制造能力的协同性、可测性和可交易性,探索共享制造线下资源在线配置的新模式。二是支持基于平台的基础共性、产业共性、企业专用产业应用和微服务资源库建设,促进产业技术、经验和原理等产业知识的沉淀、传播、重用和价值创造,促进产业知识的软件化、在线化和共享,重塑制造业创新体系。三是鼓励企业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快组织和管理变革,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的组织网络化、扁平化管理和客户创造,促进上下游企业、供应商、消费者、客户创造和内部员工成为企业合作伙伴,建立基于贡献的新型劳动关系。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四)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专业服务能力。一是支持制造业“双创新”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加强跨行业集成技术研究、成果转移和产业转型,促进制造业“双创新”技术成果持续再生、开放流动和有效扩散。二是构建制造业“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丰富政策咨询、宣传推广、人才培养和决策支持等服务,加快制造业“双创新”发展。三是做好制造业“双创新”的监测、统计、评估和标准化工作,把握行业、区域布局和运行趋势,为政策的准确实施提供科学支持。四是支持举办工业互联网“双创新”开发者竞赛,加快开发者社区发展,鼓励中小微型企业和开发者开发基于平台的工业应用,从资金、技术、培训等多个维度为大众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支持。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5)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优化制造业“双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对制造业“双创新”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对行业准入采取灵活规范的监管方式,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二是鼓励相关力量参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建设,促进国家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与其他基金的协调联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双创新”建设和整合。三是在标准建设、产权保护、人员培训、国际合作、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双创新”为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萨迪智库制造业“双创”产业态势分析课题组)

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出发地:中国电子新闻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制造业的“双重创造”:构建资源高度富集的平台

地址:http://www.g3gw.com/new/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