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60字,读完约18分钟

关于16世纪、17世纪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亚洲的活动,已经有很多专业研究,特别是西方殖民者侵略亚洲的历史,已经进入了中学教科书,通常人们也很了解。 这是因为我不怎么说。 我现在谈谈三个问题。 第一,在这个时期,除了中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以外,还有在东亚国际贸易中活动的人。 其次,这些人在当时的东亚国际贸易中是什么关系? 第三,这些商人和海盗有什么关系 许多人可能对这些问题生疏或理解不充分。 你需要在这里说话。 东亚国际贸易中的日本人第一,从14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的3世纪,除了中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以外,日本人、朝鲜人、琉球人、安南人、暹罗人等亚洲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东亚国际贸易上 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人 日本人的海上活动从13世纪开始越来越活跃,最有名的是“倭寇”的出现 倭寇在历史书上首次出现是在13世纪前半叶 到了1350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倭寇的数量大幅膨胀( 1351年朝鲜仁川附近出现了130艘倭船),活动范围几乎扩大到了朝鲜半岛西岸地区的整体,有时甚至到达了半岛东部沿岸地区。 从元朝到正十八年( 1358年)山东出现倭寇到正二十三年( 1363年),几乎每年都有倭寇袭击沿海地区。 到了明代,倭患者进一步说,这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了,不言而喻 由于倭寇等问题,明政府禁止了中国和日本的贸易。 隆庆元年( 1567年),明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岸一带居民乘船到南洋进行贸易,但禁止前往日本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商人和中国商船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例如琉球、台湾、东南亚各地进行第三地贸易,或通过当地居民购买中国的产品 为了购买中国产品,日本商人去东南亚各地和中国商船进行贸易,很多人住在东南亚各地 17世纪初德川幕府统一日本后,为了管理日本的海外贸易实施了“朱印船”制度 从1603年开始幕府发行朱印状,到1635年被授予三百六十道 朱印船贸易范围遍及中国大陆东南沿岸和台湾及东南亚各地的19个主要贸易港,每艘船搭载的日本商人数百人 于是出现了多个日本社区,被称为“日本町” 在台湾、澳门、马尼拉、阿瑜陀耶、万丹、马六甲等东亚重要的贸易港,住着数百名日本商人和浪人。 比如澳门,万历三十八年( 1610 ),巡逻据广东监察御史王以宁奏说,澳门葡萄牙人“以防番为借口,以健斗倭夷为爪牙,不下两三千人”。 暹罗阿瑜陀耶的日本人有1000~1500人 据说是海外最大的日本人居住地马尼拉,日本人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000人。 1635年,幕府全面禁止日本人出海捕鱼后,朱印船贸易也宣布结束 幕府实行锁国政策,外国日本人也无家可归,结果消失在所在地土著中 进行东南亚贸易的朱印船因此,活跃在东亚国际贸易中的不仅是西欧人和中国人,还有日本人等 海上贸易的竞争与合作其次,东亚各国商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多,彼此有竞争,也有合作 迄今为止,很多人从教科书中看到,西方殖民者来到东亚世界后,掠夺和侵略这里(特别是东南亚)的人们,给人的印象是中国是第一大受害者之一。 除了入侵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外,还压迫中国商人的海外贸易 这种看法有道理,但也有偏颇的一面 西欧殖民者来到东亚后,压迫活跃在这里的中国人的海上贸易商业是不争的事实 也应该观察到贸易与单纯的掠夺不同 贸易不仅需要竞争,还需要合作 因为这个各国的商人在东亚不仅有竞争,也有互相合作的方面 例如菲律宾西班牙当局试图建立与中国、日本的直接贸易路线 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后,西班牙当局直接吸引福建商人和日本商人到马尼拉进行贸易,许多中国商人蜂拥而至 1571~1600年,每年季节性访问的中国人达到了7000人,但当地的西班牙人不到1000人 1570~1600年,在菲律宾定居的中国人从不到40人增加到了15000人 他们大多从事贸易。 菲律宾西班牙语的“中国人”被称为sangleye,因为它源于福建方言的“贸易”发音。 西班牙当局害怕中国人势力过大,周期性大屠杀中国人,其中1603年和1639年最严重 但是,每次屠杀,都吸引中国人来做生意 在马尼拉,除了数万中国商人外,还有数千名日本商人。 16世纪初,暹罗的阿瑜陀耶城有中国人、日本人和葡萄牙人的凝聚区。 住在这里的葡萄牙人约300人,日本人1000~1500人,但中国人越来越多,17世纪中叶达到了3000~4000人。 总结出这些商人一方面互相展开商业竞争,另一方面互相合作做生意,大体平安 1619年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建立统治中心后,也吸引中国商船进行贸易,使武力下港的中国商人移居巴达维亚 1620年5月3日,荷印企业指示下属的北大年商馆:你们要吸引北大年、宋卡、其空、博他伦等中国商船,运送大量生丝、丝绸和其他中国货物来雅加达,向他们保证:我们现金不足 檀木,胡椒不不足。 他们可以不交任何税。 所有豁免 另外,除了西方列强的势力范围之外,还出现了少量各国商人聚集的港口城市 例如17世纪初,安南的庸宪和公安已经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 庸宪的贸易主要由日商和华商经营,葡萄牙、英、荷、西商也来交易 会安更是如此 一位当地的日本人在1642年给荷兰东印度企业写的报告中说:“当时,会津的中国人约4000~5000人,日本人40~50人。” 荷兰商人也于1633年来到这里,形成了跨国商人和平共处的国际商港 中国舟山群岛的双嶋港(今舟山六横岛),在16世纪20年代葡萄牙人到来后,特别有名的以汪直为首的惠州海商集团到来后,迅速发展成国际贸易中心,被日本学者藤田丰八称为“16世纪的上海”。 这里聚集了很多中国人、日本人、欧洲人,特别是葡萄牙人。 因为也被称为葡萄牙人的居住地,所以“好像在里斯本和圣塔伦( santare,葡萄牙本土的港口)之间”。 葡萄牙人平托( fernam mendez pinto )于1541年(嘉靖20年)与葡萄牙印度总督费里亚船队一起周游了双嶋港 后来在《远游记》中写道:“在海上航行6天后,来到了双嶋门 那里是离葡萄牙人做生意的地方30里远的两个岛 双嶋是葡萄牙人在陆地上建立的拥有成千上万家庭的村落,由市参事会员、审判员、地方长官、其他67名共和国法官和官员控制 镇上有3000人,其中1200人是葡萄牙人,剩下的是各国的基督教徒”,“这个村子里除了来往的船上人员外,还有城防司令官、王室大法官、法官、市政议员、孤儿总管、度量衡、市场物价监视官、巡夜官、” 有两家医院和一家亲切的食堂 一般来说,双嶋比印度葡萄牙人的居住地更壮丽富有 在整个亚洲,其规模也是最大的”。 据熟悉这里事件的很多人透露,葡萄牙人的贸易额超过了300万葡萄牙元,大部分买卖是两年前发现的日本白银,无论把什么商品带到日本,都会获得3~4倍的利润 他说,当时葡萄牙人每年在双屿岛的贸易额超过300万库尔扎德。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如上所述,葡萄牙国王每年可以从香料贸易中得到约100万库尔扎德,而葡萄牙富人佣兵每年挣4个库尔扎德。 当然,《远游记》是游记,像那个时代的欧洲人大部分探险游记一样,经常被夸大,所以不要过分相信那个词 但是,双屿贸易规模很大,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在明代的双嶋港,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由于频繁的贸易活动和长时间的交往,从事大规模贸易的商人采用了多种语言 这种情况集中表现在明末福建海商领导人郑芝龙 他不仅会闽南语、广府语、官话,还会葡萄牙语、卢西塔尼亚语(犹太商人采用的犹太-葡萄牙语)、日语 另外,在荷兰东印度企业做过“通事”(翻译),可能会一点荷兰语 商也偷了海上商人的第三,海商和海盗 我已经提到倭寇,也就是在东亚海域蔓延的日本海盗。 除倭寇外,多本教科书还提到了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在东亚海域的海盗行为 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我们想问的是:1.当时的东亚海域除了日本和西方的海盗以外,还有海盗吗? 2 .这些海盗和当时的海上贸易及海商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放眼望去,在14~17世纪中叶的东亚海域,海盗不仅是倭寇和西方海盗,来自不同国家的海盗也横行于这片海域。 其中,中国海盗又占有特殊的地位 东南亚的当地海盗,在苏拉威西南部的布吉私掠船上最有名,其活动范围是西是新加坡,北是菲律宾 另一个臭名昭著的拉特海盗控制着马六甲海峡过去的船只和新加坡周围的海域 马来西亚和婆罗洲海盗从婆罗洲掠夺新加坡和香港之间海域的商船 但是,这些海盗与活跃在东南亚海域的中国海盗相比,又有一个小巫婆看到了一个大巫婆 由于有更好的装备和更好的组织,中国海盗比东南亚本土海盗有更强的力量,因此在东南亚海域的影响也很大 东南亚华人海盗活动始于中国元朝 这些海盗大多来自中国南方沿岸的广东和福建 他们也招募东南亚本地人修建了堡垒 这些海盗大多活动在苏门答腊和爪哇附近的海域 到了明初,在活跃于东南亚的各国海盗中,最有名的是以陈祖义为首的中国海盗集团。 陈先生是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逃往南洋,入海偷窃,盘踞马六甲十几年,在其鼎盛时期成员超过万人,战船近百艘,在日本、南海、印度洋等地活动。 在当时的世界上,这可能是最大的海盗集团 陈氏自立为渤海林邦(位于苏门答腊岛)之王,东南亚一点国家交纳其贡品 之后,陈氏集团与下西方郑和舰队发生了激战,陈氏武装击毙了5千多人,战船烧毁了10艘,俘获了7艘,陈祖义等3名领导人也被俘虏,该集团崩溃,中国人海盗活动暂时减少,但在明代中期, 他们与日本关系密切,成为倭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倭寇入侵地区的范围图根据学术界的更新看法,倭寇包括前期倭寇和后期倭寇 前期倭寇的第一活动是从14世纪到嘉靖三十一年( 1552 ),成员基本上是被称为“西日本坏蛋”的日本人。 后期倭寇(在日本通常被称为“嘉靖大倭寇”)是嘉靖三十一年活动的海盗,成员中不仅有日本人,也有中国人 不仅如此,中国人可能还占多数 《明史》说“大概真倭十分之三,倭十分之七”,其中“倭起”是中国人 明代小说《喻世明言》第18卷《杨八老越国奇逢》生动地描述了这些“倭者”的状况:倭寇与中国人相遇,杀戮无数。 男人只是和老人软弱,然后杀害了他。 坚强的话,剃头发,油漆,伪装倭孩子 每次互相残杀,都把他放在前头走了 ……这些剃刀假倭子知道左右已经死了,宁可依靠倭势,而且有几天的道理,所以通常加害者会尽力的。 什么样的真倭子,等假倭过去了,自己都拖着尾巴出来了呢? 小说中说“来自倭寇”受到威胁,但实际上很多人是自愿的,有时自己会成为倭寇 参加平定东南部倭寇战斗的明代官员郑晓说:“最近东南部倭寇类中国人很多,之间有阴道力量勇气战略可用的人,往往是小偷。 走错路踩白,设伏张疑。 陆营水寨,根据我的危险。 声音的东西打西边,知道我的虚实 所以,在几年内,地方被其残骸摧毁了,至今还不是框架 这一代都是粗犷勇猛的学生,书不作身阶,又无救身之策,品行不端,没有恒心,为什么要喙气呢? 欲望需要去猫头鹰。 忍住家乡抛弃,幡来自异类。 ……小民饱受贪婪之苦,饥寒交迫,互相带队入海 凶徒、逸囚、罢工、狡猾僧人、衣冠失职、书生无志、群不逞者,为此奸淫,为其乡道 弱者一夕求暖,强者试图发泄愤怒 一名江苏昆山人被倭寇带走逃跑,官方诉说自己的经验,船上有200名倭寇,多为福建、温州、台湾、宁波、安徽人,其中福建人最多,占十分之一六七,但系发髻的“日本酋长国” 这些真倭、假倭互相利用,共同犯罪。 就像郑晓说的,“倭奴以中国人为耳目,中国人以倭奴为爪牙,互相依存。 》另一位抗倭有功的官员宗臣说:“中国人狡猾,善于欺骗夷。 福清的沦陷也是,华人先把其夷放在睥间,守埤者看到其夷,吃惊地错过了 即陷阱,中国人也是第一个,骗夷进监狱的这个帑藏,夷随后把那种数千人分割成门,那时中国人已经加入了集团来承担那笔万金。 夷人不知道中国人的负面 而且那个俘虏都是夷,华无一夫是创造者 “万历时福建长乐人谢杰也说。 “倭夷的笨蛋,从前的贱人说奴隶,那是中国的患者,都是潮人,漳人,宁绍人主之也。 明代嘉靖年间画家仇英所画的《倭寇图卷》倭寇的大头目也是中国人,最有名的有许栋、汪直(也叫王直)、李旦等。 其中汪直于嘉靖三十六年( 1557)11月率领走私船五百多艘从日本到达岑港,占领了该港,之后据九州五岛列岛和平户介绍,成为当时东亚最大的海盗集团 据明代后期文人田汝成撰写的《汪直传》记载,汪直说:“据萨摩洲松津浦透露,僭号称宋,亲自称徽王,部署官有属、咸有名号。 抓住要害,三十六岛之夷全部指使” 仔细分析这些人的经验首先,你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是强盗 他们和明朝政府的冲突,第一是因为明朝的海禁政策使他们的海上贸易变得困难 比如汪直本是徽商,后来参加了许栋的海上走私集团 浙江巡抚朱沰出兵攻灭许栋集团,李光头被捕,许栋兄弟逃亡,汪直接受了剩下的民众,进一步迅速发展成为海商武装集团的领袖。 其次,他们的活动范围大大超过了中日,可以说囊括了东亚海域 例如,许栋(许二)和弟弟徐三首先在马六甲建立自己的交易网,然后与国内残留的许四、许一等合作进行走私贸易 汪直当初南下广东,造巨舰交易硝黄、真棉等,前往日本、东南亚各地,本人也在“历市西方各国”往来暹罗的阿瑜陀耶、马六甲和中国之间,到达东南亚不久就认识了葡萄牙人。 嘉靖20年( 1541年),他率领两名葡萄牙人和数百名看守人从暹罗船北航飞往双屿港,结果被暴风雨漂流到日本种子岛,与日商建立了贸易关系 第二年南风涨水时,他和葡萄牙人一起从日本回国到达双岛,加入了许栋集团 这时正好遇到了日本朝贡使节团,他们和当时在双屿的中外商人进行了交易 交易结束后,许栋坦率地派遣了“哨马船随贡使到日本交易”。 嘉靖二十四年( 1545 )汪来到日本博多津,邀请日本商人对双屿港进行走私贸易,“房客徒万多人”,或五艘十艘,或数十艘,分港住宿。 很多葡萄牙商人也开始把双岛作为与日本贸易的中转港 双嶋一带的很多当地人也卷入了这样的国际贸易活动,有人为番商翻译、向导,有人造船、修船,有人竞相出售酒米、时鲜等食品。 福建同安人林希元说:“(葡萄牙人)与边民交易,其价格特别平坦。” 那一天用的饮食资金在我们民众身上,比如米面、猪、鸡的数量,其价格都比往常翻了一倍 为了家乡的民乐和市,侵犯我的边疆,杀了我的人民,没有掠夺过我的财产 “这些农民“视海盗如衣食父母,视军门如仇雠”,因此在政府眼里也是“随从”或“倭寇”。 由此可知,多个倭寇实际上是对国家没有归属感的人 郑晓说:“以前夷人进入中华,现在中国人也进入外夷。 喜宁、田小儿、宋素卿、莫登瀛都是我的中国人,云中、闽、浙江省的担心还不是艾”。 “武健才谥号之徒,困无逞,甘作贼 正如非国家广行网罗,出身楼层一样,孙恩、卢循一代害怕其间意外,祸兹大” 这些人在国际间流浪,只追求利益 用日语名词表现这些人的特征,他们可以说是“国际浪人” 晚明的郑芝龙是典型的“国际浪人” 他是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年轻时去过马尼拉,在与葡萄牙人的交往中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被称为贾斯帕,被称为尼古拉。 因为这个外国人被称为尼古拉一官( nicholas iquan ) 他出人头地于日本平户藩,娶了平户藩家臣田川翁长皇的女儿田川松为妻子 田翁润皇即翁润皇是中国侨民(一说是在日本的泉州海商),在日本改姓为田川氏 有人说郑芝龙也和葡萄牙女人结婚了 总之,他是个很“国际化”的人 由于当时的海上贸易没有国际安全机构,商船出海,配备武器自卫,要求保护拥有强大武力的海上武装集团,经常成为这些武装集团支配的商船 不仅如此,很多时候,为了打击同行的竞争对手,商人也经常用武装集团的力量掠夺对方的商船 当然,这些武装团体有各种类型 海上武装集团是国家拥有或支持的武力(东亚海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殖民地当局的武力等),在本国政府眼里不是海盗 另一个得到了当地政权的支持(例如倭寇得到了日本沿岸诸藩的支持),他们一般只被受害国视为海盗。 另一个完全是个人武装(如中国海上武装集团),他们往往被所在国视为海盗 总之,在当时的世界上商船和各种海上武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海商和海盗之间不容易确定区分 到了明末,这种盗窃也使商海商武装集团迅速发展,出现了郑氏集团那样的超海上强权 郑芝龙集团横跨东亚海域数十年,成为17世纪世界上最强的海商/海盗集团 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但郑氏集团从事贸易而不是掠夺 根据荷兰东印度企业的记录,崇祯12年( 1639年)开往长崎的郑氏商船达数十艘 崇祯14年( 1641 )夏天,郑先生的22艘商船从晋江县安平港直接到达日本长崎,占当时开往日本的中国商船总数的1/5以上,其主要货物是生丝、纺织品、瓷器等 郑芝龙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建立了贸易关系 他运往日本的丝绸是从葡萄牙人控制下的澳门购买的,日本的货物也是他运往吕宋,倒卖西班牙人 郑芝龙的船也满载丝绸、瓷器、铁器等货物,前往柬埔寨、暹罗、占城、交趾、三佛齐、菲律宾、咬留巴(现在雅加达)、马六甲等贸易,返回苏木素、胡椒、象牙、犀牛等。 因为当时海商和海盗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两者的作用总是相互转换,正如谢杰所说,“寇与商同为人,市通则寇转换为商,市禁则商转换为寇。 事实上,在近代初期的国际贸易中,这样的商人也偷的海商是正常的作用 (本文的原题“李伯重:初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商”和“盗”)选自李伯重“火枪和账簿:初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和东亚世界”、三联书店、年1月。 复印件在微信公众平台《三联书店三联书情》上发行,经授权,转载信息摘录部分的复印件,现在的标题和小标题是为编辑制作的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热门:李伯重:近代东亚国际贸易中亦商亦盗是常态

地址:http://www.g3gw.com/new/27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