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6字,读完约4分钟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从以前流传下来的节日之一,丰富的习俗至今仍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着鲜明的色彩。

但是,最近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习俗的一点讨论成为话题:为什么有那么多名称? 在古代最初不是吉祥的节日吗? 我们可以互相祈祷“快乐”吗?

对于这些问题,记者在采访专家时得知,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比较具有娱乐性,可以相互祈求快乐。 这个节日也是充满人伦温情的重要生活节点。

此前,端午民俗展示活动在福建民俗博物馆举行,身穿汉服的少女表演了午睡水、沐浴露、点雄黄、挂香囊等端午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习俗,吸引了众多游客。 图为下午取水仪式。

为什么会有多个“别名”?

端午节的一大优点是名字很多。 名字、称呼在20以上的人做过统计,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端午”、“夏日祭”、“五月节”、“女儿节”等。

这些名字的由来与端午自身的习俗、文化内涵有关。 在古代汉语中,“端”有开头、初期的意思,被称为“端五”也就是“初五”。 《风土记》中提到“仲夏端午”。 一端,一开始也是。 ”

另外,由于古人的纪年采用了天干地支,因此旧历的第五个月通常为“午月”,午时被称为“阳辰”,因此端午也称为“端午”。

如上所述,端午节是旧历的5月5日,5、下午同音,5、5相重,因此也称为“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称为“五月节”。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大习俗是吃粽子,古人有小游戏,吃粽子后,比较各自的粽子叶子长度,粽子叶子稍长的一方获胜,因此被称为“解粽子”。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也记载了“五月女儿节、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就像5月初到5日,装饰着小女儿,竭尽态度进行了极研。 女儿也各自出嫁,被称为女儿节。 ”。

一开始不是吉祥的吗?

花样繁多的别名证明了端午节悠久的历史和重要性。 但是,有观点认为旧历5月5日以前不是良辰吉日,端午节也不是吉祥日。

为迎接端午节的到来,青海平安站举办了海东市首个河湟香包比赛,来自互助、循环化、平安、乐都等6个地区的1500多种形式精美、独特的手工香包作品亮相。

从资料来看,汉代有“五月为”、“五日为”、“不举五月子”的俗语。 也就是说,这时出生的婴儿,不能养育男人和女人,养育的话,男人会伤害父亲,女人会伤害母亲。

此外,还有“五月到官,免不了一成不变”、“五月盖房子,头秃”等说法。 东汉王充《论衡》中又一本正经地解释800 :“丈夫新年伊始,五月盛阳,子生于(本月),白热化,厌恶战胜父母,父母承受不起,其患。”

这种说法可能与夏天炎热的天气有关。 民俗专家萧放说,夏至时期的天气湿热,容易损害人们的身体状况。 即使被蚊子咬也容易流行疾病。

因此,在汉代,这一时期被视为“黑色时间”,人们为了驱邪趋害,确实会采取许多措施。

过了端午节不能说“祝你愉快”吗?

避疫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习俗。 不过,这两年,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消息:端午节那天过去不是良辰吉日,不能互相庆祝,只能说“端午安康”。

游客正在学习制作五色粽子。

综合史料和专家的观点,这种说法不成立。

民俗专家王娟说,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根据,也与“恶日”无关,在北方许多地方,端午还是“小女儿日”。 完全可以互相庆祝快乐。

有些学者说端午不是祭祀性的节日。 为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是有传说还是有节日,学术界尚有争议。 而且,纪念古人的习俗也只是端午节的节日和文化内涵的一部分。

查阅古籍,确实有不少诗文说人们过端午节过得很愉快。 晏殊写下一篇文章:“每人的雕版分楚粽,沉重的团扇画秦娥。 宫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洋洋。 ”。 充分证明节日的欢乐气氛。

从有温度的以前就传来了节日

事实上,端午节正处于仲夏时期,是充满生命挑战的季节,是充满人伦温情的节日,也是民间社会生活的重要节点。

福建汉服天下协会志愿者按照过去端午的习俗,为现场观众制作了“慕兰汤”。

炎热的夏天,气候湿热,古代更受不了。 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古人提倡端午节吃朱砂雄黄、门口挂艾蒿等习俗,最终目标是保护生命。

“人们喝雄黄酒讲究‘避五毒’。 这个酒也很讲究。 用菖蒲、雄黄、甚至朱砂等浸泡,喝后除去毒气。 从卫生的角度来说,这些习俗直到今天也很有意义。 ”。 王娟说。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端午节冷知识:别名超过20个,能否互祝乐趣?”

地址:http://www.g3gw.com/new/3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