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84字,读完约6分钟

文 | 记者 彭硕编辑 岳彩周

从浙江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浙江大学的副校长,到“战俘”,“过山车”般的人生“触底”,褚健将迎来他人生中最“亮点”的后半段。

5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消息,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审委员会恢复对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控技术”)的上市审查。 如果一切顺利,一家叫做中控技术的校企改革来到公司登录资本市场,褚健将按25%以上的持股比例冲出家门。

尽管出狱三年多了,“贪污罪”等罪名仍然在褚健及其名下的企业身上烙下了很大的烙印:褚健作为“顾问”实际控制着企业,其亲弟弟褚敏在台前担任企业董事长。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审委员会也向企业询问:褚健的罪名是否会危及中控技术的后续快速发展。

浙江副校长被匿名举报贪污

法院认定侵吞公款,骗取

012年以前,褚健的人生简历被称为“开挂”。 5岁进入原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23岁成为浙大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与仪表专业与日本京都大学首届博士联合培养第一人。 1993年,褚健刚30岁,那年被聘为浙江大学正教授,成为浙江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正教授。 同样,1993年,褚健拿着浙江大学发行的20万元支票在当地注册了全民制企业。 楚健将其命名为“中央控制”,英语是supcon,也就是super control的缩写,意思是建立中国最好的控制系统。 这家企业后来成了中日控制技术的前身。 2005年2月,褚健担任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委员会、副校长。 从普通教师跃升为副厅级干部。 而且他也是工业控制行业的科学家。 但是,7年后,楚健的命运急转直下。 年,中央巡视组进军浙江大学。 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对比褚健匿名举报函,举报文案涉及褚健论文抄袭、贪污腐败和国有资产转移、男女关系混乱等。 随后,中纪委驻教育部监察局调查组进驻浙大,褚健被列为要点调查对象。 年11月,褚健因涉嫌贪污科研费等罪名被逮捕,之后未开庭审理。 年1月16日,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1999年至2002年,褚健利用担任相关职务的便利,侵吞、骗取公款共计238.1803万元。 年下半年,褚健指示他人销毁浙江中控软件有限企业、杭州浙江大中控制自动化企业、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等相关企业单位的会计账簿,情节严重。 除最终计罪处罚,被追缴全部违法所得外,法院还对褚健处以3年3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100万元罚款。 由于先行拘留日符合刑期,判决后的第三天,也就是每年1月18日,褚健获得自由。

侵吞国资?

校企改革转移,中国科技界第一案

楚健到底怎么“控制”呢?

由于身份原因,褚健的落马当时备受瞩目,被称为“中国科学技术第一事件”,但褚健事件当时在科学界引起争议。

据新京报年报道,年8月,褚健案被审查起诉后,浙江大学部分师生、中控技术(中控科技旗下企业)部分员工等800多人,在褚健取保候审上签字担保。 当时舆论认为,褚健被调查与“小红帽企业”(校企,当时许多)的中控技术改革有很大关系,而褚健被认为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根据权威公开资料,记者梳理了褚健“控制”中控技术的大致过程。

1993年,褚健受命创办浙大工业自动化企业,成为中央控制的前身。

1999年5月,浙大工业自动化企业与浙大另外两家校办公司浙大半导体、浙大快威科技合并,打包成立浙大海纳科技股份有限企业(以下简称浙大海纳),浙大工业自动化企业更名为浙大海纳中控企业(简称“海纳中控”)。

2002年,浙江大学再次决定将浙大快威科技和海纳中控从上市公司剥离。 这时,褚健牵着手。

2002年7月9日,海纳中控与中控技术(褚健实际控制)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海纳中控以1.2的价格,以360万元的价格转让其股权。 其二,海纳中控拥有其所持浙江大中控制自动化仪表有限企业40%的股权,以1∶5.33的价格,以213.2万元转让给中控技术。 其三,中控科技与浙大工程中心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者以300万元的低价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中控科技。

检察院随后起诉褚健时,上述股权价值在转让时被严重低估,经鉴定,上述三个转让股权的价格鉴定基准日期( 2003年1月22日)分别为2619.23万元、519.24万元和2619.23万元 褚健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低价转让所有权等手段侵吞、骗取公款,共计6579万余元。 但是,这一指控刚出来就引起了许多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检方采取的收益鉴定法——根据目前中央控制的所有权价值,推算当年的所有权收益终究是不合理的。

在此之前,新京报记者对双方的“争论”进行过详细的调查报道。 当时褚健代理律师周泽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检察机关在侦查期间向判断机关鉴定了中央控制技术年1月22日300万股的市值为2619.23万元。 参照今天的中央控制技术股的价值,计入了该股交易未来几年的预期收益,得出了当年股的价值,并表示不合理。

经过三年的锯战,最终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认定,褚健被认定的罪名包括利用相关职务侵占、骗取公款、销毁相关企业会计账簿罪。 “侵占国有资产”没有出现在判决书中。

从狱中回来回收代持股份

“名正言顺”取得实际控制权,开启亮点时

由于羁押时间较长,在法院宣布判决的第三天( 1月18日),褚健服刑期满,恢复了自由。 刑满后的第二天,褚健回到了创办的浙江海纳中控自动化有限企业。 当天,褚健写信给员工,称要实施“烈火计划”,实现更伟大的中央控制。 此后不久,褚健向朋友的上一代收回了中心控制技术股份,取得了中心控制技术的实际控制权。

年3月,褚健在与8位代持人共同签署的《代持协议(合并)》中,正式以书面形式共同表明了代持关系。 一年半后的年12月,褚健在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完成工商备案手续。 褚健就像这个“名正言顺”一样成为了中央控制技术的实际控制者。

年5月,褚健团队领导的宁波工业网络研究院在宁波海曙正式曝光。

同样在2007年5月,工信部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中心官网公布了国家要点研发计划“互联网空间安全”要点专项计划立项的年度项目。 由中控技术牵头负责、褚健负责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护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入围,该项目共获得中央财政经费2758万元。 这也是自褚健出狱以来,他接到的第一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中控技术科创板上市申请,打开中控技术或资本市场大门。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从浙大副校长到"阶下囚":褚健的"过山车"人生”

地址:http://www.g3gw.com/new/3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