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3字,读完约4分钟

湄公河是亚洲重要的国际河流。它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从北向南流经中国的青海、西藏和云南省,以及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它流入越南胡志明市附近的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中国的湄公河被称为澜沧江。东南亚最大的河流汇集了冰冷的急流,在穿过陡峭的山谷后,它平稳地流过洪泛平原和三角洲,从而繁殖了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澜沧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原位保护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澜沧江有2161米长。其独特的地形和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系统,从高山草甸、温带、亚热带到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澜沧江流域不仅是众多动植物群的分布和多样性中心,也是物种扩散、交流和迁徙的重要通道。盆地内分布着大量独特的动植物物种。这里是中国三分之一以上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的家园。它被誉为“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世界雉鸡和喜鹊的天堂”、“南北动物的走廊”和“第四纪冰川时期原生动物的避难所”。该区域涵盖了长江源头、横断山脉和西双版纳、滇西高山峡谷和云南西双版纳等多个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著名区域。

澜沧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原位保护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虽然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独特而丰富,但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尽管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但脆弱性主要表现在流域内野生动物数量少、分布范围窄。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濒危甚至灭绝的境地,一旦灭绝发生,就永远不可能恢复。大规模商业砍伐森林、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作物种植、刀耕火种种植、薪材过度采伐和建筑木材砍伐导致澜沧江流域森林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和退化,对该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澜沧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原位保护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中国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来保护澜沧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研究、地方行动、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得到了大力开展。例如,在青海省上游,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澜沧江(湄公河上游)流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流域综合管理”等40个国际合作项目之一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湄公河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程, 湄公河次区域环境保护合作以及在流域内建设一系列其他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 这些保护行动对挽救和保护澜沧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澜沧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原位保护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澜沧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网络已基本形成,有效保护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生态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各种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该地区面积的近30%。澜沧江流域已经建立了39个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占陆地面积的近20%,面积达34600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澜沧江流域自然保护区众多。从北到南,澜沧江流域的寒温带针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风森林、热带雨林、高原湖泊等生态系统,以及雪豹、藏羚羊、滇金丝猴、黑冠长臂猿、白颊长臂猿、亚洲象、豚草鹿、绿孔雀、罗望子树等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受到保护。

澜沧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原位保护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三江源国家公园试验区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向高寒荒漠区的过渡地带。主要植被类型有高山草原、高山草甸和高山岩坡植被。受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植物区系的影响和中国东部植物区系成分的入侵,形成了高原生物多样性生物环境和独特的高山生态系统。累计投资超过100亿元,有效保护了澜沧江上游。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国家珍稀动物滇金丝猴、横断山高峡谷和典型山地森林垂直带的自然景观。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西双版纳全州,主要保护热带季风森林、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植物、亚洲象、印度野牛等珍稀动物。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获得批准,主要保护亚热带山区潮湿常绿阔叶林、黑长臂猿、绿孔雀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和鸟类的原始生态系统。在1999年建立的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20种植物区系,如季风林、常绿阔叶林等,其中富含云南红豆杉、长叶玉兰、黑长臂猿、梅花鹿、绿孔雀、猕猴、巨蜥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澜沧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原位保护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地址:http://www.g3gw.com/new/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