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 北极星热力网新闻:在二月中下旬,许多地方正面临大雪,雪花飞舞,银色满天。国家能源集团的工作人员会坚守在风雪中保护你的温暖和阳光。

地点:云南大理

任务:高海拔地区的风力发电维护

普通人可能无法亲身体验到身处高海拔地区并在雪山中拖着雪橇的真实感受。云南龙源电力公司雪邦山风电场位于海拔3600米的高原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员工只能在不能用于日常维护的道路上行走。

连日的大雪阻碍了前进的道路。风电场维护部门的工作人员制作了他们自己的雪橇,并把工具和设备放在雪橇里,在雪中拖着雪橇前进。高空山区空稀薄空气,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比平原地区多几倍的力量,虽然辛苦,他们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使命,必须保护这些风扇的正常运转。

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

任务:极寒天气下的装备保障

每天早上,国华电力呼伦贝尔发电厂检修部汽轮机压力容量班的特种工人李宏伟冒着零下30度的低温来到发电厂机械通风塔,用长铲人工清理厚厚的冰层,以提高设备的换热效率,维持机组运行。

他认为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他说:“虽然我们不能像医生一样去前线抗击疫情,但我们可以坚守岗位,给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光明和温暖。”

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

任务:严寒天气下的煤炭运输保障作业

在呼伦贝尔零下30度的环境中,手机无法正常开机,申宝能源公司的铁路维修人员必须在室外工作。由于低温和大雪,工人们的脸上布满了霜,他们的帽子、面具和衣服上覆盖着大大小小的冰屑。保证地面生产系统在冬季安全高效运行,保证煤炭运输畅通。

正是由于他们的坚持和努力,神宝能源公司才得以在预防疫情的同时保证了煤炭的供应。今年1月,该公司向东北地区运送了205万吨煤炭,确保了该地区的煤炭供应。

地点:内蒙古准格尔

任务:操作5300吨铲斗铲

在一个下雪的晚上,气温最低的时候,朱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的工人们启动了他们的“机甲庞然大物”:8750-65型斗铲。亚洲唯一的铲斗铲已经在这里工作了5万个小时。据说它移动的土壤可以堆积成3.5埃胡夫金字塔。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这个5300吨重、23层楼高的“机甲怪物”,剥去大块露天煤层,无视室外零下10多度的低温。他们知道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保证煤炭供应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此时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数据显示,仅一月份,朱能集团就生产了391万吨煤。

地点:河北省黄骅港

任务:13小时紧急除雪任务

这是河北省到海边最短的运输距离,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煤炭港口。1月份,黄骅港公司装运了1616.5万吨煤,这是疫情期间许多生产企业的“口粮”。

寒潮和暴风雪立刻发生了。为了避免大雪对煤炭运输系统的影响,黄骅港公司员工开展了防寒防雪和保护生产的作业。经过13个小时的战斗,所有的劳动力和机械都到位了,数百名员工投入到“战斗”中,以确保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

位置:河北省黄骅港至天津港铁路沿线

任务:确保大雪后的铁路运输

同样的雪,不同的任务。黄硕铁路苏宁支线覆盖河北、天津13个县区,27个车站分布在420公里的铁路上。黄骅南站是“南北走向”的战略枢纽。那天的大雪和大风不仅给黄骅港带来了麻烦,也考验了铁路运输线上的员工。

晚上,暴风雨和大雪纷飞,气温下降了近10度。成组的道岔很快冻结,除雪机无法正常使用。该站立即组织142名员工分三组轮流工作。采用传统的人工铲扫扫把人工除雪方式,对172个道岔组进行除冰。为了确保到达东部黄骅港和北部天津港的列车的安全和畅通,车站在风雪中连续奋战了20个小时。

让我们记住这些抗击“流行病”和抗击大雪的数字。是他们照亮和温暖了世界,向在防疫前线战斗的同志们致敬。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电力人地图集|这些春天的风雪里人他们也在保护你

地址:http://www.g3gw.com/new/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