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危机”变成“斗士”——访“流行病”下的中关村企业

新华社记者盖伯明与李奔

创新引领发展,决定未来。

面对COVID-19突发的肺炎疫情,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企业以疫情防控、生产研发为重点,把“危机”变成了转型的“斗士”和“机遇”,逆潮流而动,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今年一季度,中关村企业研发总投资578.6亿元,同比增长13.8%;技术收入2377.6亿元,同比增长9.5%;共有13,919项专利申请,同比增长19.2%。

在危机时刻寻找机遇,一批新产业、新业态迅速升级发展,新动能不断培育。近日,记者走访了几个中关村企业,发现“升级”、“授权”、“合作”已经成为这些创新型企业家“突围”的关键词。

升级:与员工一起拥抱科技潮流

30岁的安徽男孩姜磊找到了一份新工作。3月12日,经过两轮筛选,他加入了华佗金夫数码科技集团马鞍山基地。

“我投简历已经一个多月了,在疫情期间找工作不容易。”姜磊说:“金融服务业属于朝阳产业,我很高兴看到一个新的开始。”

在疫情期间,华佗金夫数字技术集团新招聘了2000多名员工,姜磊是其中之一。这一人力资源密集型服务外包企业正在不断丰富自身的科技“内涵”,并面临“后大流行时代”。

停止工作意味着没有收入,但员工仍然需要支付工资、租金和其他费用。“延迟支付工资?停止雇佣甚至解雇员工?这不是我们的选择。”该集团董事长丁世国表示,每个员工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有必要与员工一起度过难关。

丁世国决定:“我们不仅不能在这个时候放慢速度,而且还必须加快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并‘拥抱’新技术和新机遇。”

优化云计算平台,降低运营成本,不断开发智能信用审核和智能语音质量检测系统...丁世国和他的团队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我们预计将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并为确保就业做出更大贡献。”丁世国说。

赋权:尖端科技项目释放新的动能

在北京市朝阳区费家村,一个因疫情而升级的物联网安全系统已经成为这里的“守护神”。

——智能相机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不戴口罩的人进行语音识别;

——云计算平台为复工、复产的安全管理提供人员活动轨迹分析等功能;

——物联网传感器感知烟雾、温度等数据,并在一秒钟内提供火灾预警信息...

北京盛喆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开发的系统已在140多个城市的社区、办公楼和校园中得到应用。

疫情对科技企业恢复生产和供应链稳定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既定的发展战略或研发方向也需要“与时俱进”。此时,许多企业正把“危险”变成“机器”,寻求新的技术应用场景。无人配送机器人和语音识别控制电梯应运而生。

北京盛喆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李嘉熙表示,这是一个“试验”过程,这种流行病使企业能够通过自己的技术实现不同的应用场景。"到目前为止,该公司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李嘉熙表示,尖端技术企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互补融合”和“双向赋权”将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合作:开放式创新形成“凝聚力”

疫情期间,自主驾驶企业北京楚苏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曹旭东实现了“阶段性目标”。3月18日,他创办的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国际汽车公司和中国创业团队组成“朋友圈”,共同推动中国自动化地图平台的商业化。

在正在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中,在各种复杂场景中的自动驾驶远比想象中的更加令人兴奋。光是在十字路口,就有四面八方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三轮车会倒着跑。自动驾驶汽车慢慢来,稳步前进,抓住机会快速通过……这些应用与感知和数字地图等技术密切相关。

流行期间,一些汽车公司的销售量下降了。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从之前的“蓝光区”大幅下降至“蓝光区”。

在这种背景下,各方也在寻求合作和产业突破点,一方面是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是跨学科、多学科的合作。

“面对这一流行病,合作的决心得到了加强,在此期间,R&D工作人员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研究、开发和测试。”曹旭东介绍,他将继续探索自驾车产生的“数据价值”,整合相关前沿技术,形成“飞轮效应”的良性循环,帮助早日实现自驾车的大规模登陆。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危机”变“战机”——探访战“疫”下的中关村企业

地址:http://www.g3gw.com/new/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