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94字,读完约8分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能源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能源生产水平很低,供需关系紧张,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70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能源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能源生产继续克服困难,实现跨越式发展。能源消耗继续改善,并实现了历史性的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深入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充分把握新时代对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各项节能降耗政策的落实。中国能源工业取得新进展,能源结构明显优化,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1.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政策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它关系到国家经济、民生和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能源基础非常薄弱。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能源发展备受关注。从& ldquo一,五& rdquo计划五五。根据该计划,国家对电力、煤炭和石油等能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安排。与此同时,它建议节约用电、煤和石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断加强能源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能源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从& ldquo第六个五年。计划十五。该规划逐步提出提高经济效益和能源效率,坚持节约与发展并举,以节约为先,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促进能源技术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和突出的生态环境约束等突出问题,中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节能程度,不断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 ldquo“十一五”规划;、& ldquo“十二五”规划;和& ldquo十三五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先后发布了《能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十一五”规划;、& ldquo“十二五”规划;、& ldquo十三五计划。规划和方案文件,如《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年)和《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 & ndash2030年)”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现状;十三五计划。规划》等专项文件。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能源发展的新趋势和能源供需格局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 ldquo能源革命。党中央的战略思想为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推动了能源工业的新发展。 二是能源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能源生产能力不足,水平不高。1949年,能源总产量仅为2000万吨标准煤。经过7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生产逐渐由弱变强,生产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基本形成了煤、油、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多轮驱动能源生产体系,充分发挥了其坚实有力的基础保障功能。2018年,能源总产量达到37.7亿吨标准煤[1],是1949年的157.8倍,年均增长7.6%。 主要能源品种生产全面发展。原煤产量1949年仅为3000万吨,2018年达到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0倍,年均增长7.1%。1949年原油产量仅为12万吨,2018年达到1.9亿吨,增长1574.9倍,年均增长11.3%。1949年天然气产量仅为101亿立方米,2018年达到1602.7亿立方米,增长22894.7倍,年均增长15.7%。1949年发电量仅为43亿千瓦时,2018年达到7111.7亿千瓦时,增长1652.9倍,年均增长11.3%。 第三,能源消费保持快速增长,能源使用条件和水平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195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仅为5000万吨标准煤,2018年达到46.4亿吨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84.8倍,年均增长7.1%。 人均能源消耗水平显著提高。1953年,中国人均能源消耗仅为93公斤标准煤,2018年达到3332公斤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34.8倍,年均增长5.7%。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2]正在下降。1954年,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达3.54,2018年比1954年低0.50、3.04,分别比1954-2005年和2006-2017年的平均弹性系数低0.49和0.01。 四是能源结构大幅优化,清洁低碳进程加快。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中国能源总量的不断发展和增长,用能方式的加快变化,能源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和改善,清洁低碳进程加快。 生产结构已逐渐转向清洁。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更多的煤,更少的石油和更少的天然气。特征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原煤占能源总产量的96.3%,其他原油仅占0.7%,水电占3%。在过去的70年里,原煤的比重在波动中持续下降,在2018年降至最低的69.3%。原油比例在1976年稳步上升至最高的24.8%,然后在2018年逐渐下降至7.2%。天然气、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的比例普遍持续上升,天然气从1957年的0.1%上升至2018年的5.5%,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从1949年的3.0%上升至2018年的18.0%。 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和改善。受自然资源特点的影响,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一直是第一位的,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从1953年的94.4%下降到2018年的59.0%。石油的比重波动上升,从1953年的3.8%降至2018年的18.9%。天然气、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的比例普遍持续上升,天然气从1957年的0.1%升至2018年的7.8%,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从1953年的1.8%升至2018年的14.3%。 五是能源效率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中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能源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驱动下的能源系统的不断优化,能源效率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1953年下降43.1%,年均下降0.9%。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值(按2018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从1953年的0.91吨标准煤/万元逐步上升到1960年的最高值2.84吨标准煤/万元,然后逐渐下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上升,目前已基本呈平稳下降趋势,2018年降至0.52吨标准煤/万元的最低水平。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来看,改革开放前波动较大,大部分年份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后基本保持下降趋势。 六,等等。“十一五”规划;此后,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节能降耗取得了巨大成就。 & ldquo“十一五”规划;从那时起,中国就非常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的制度、机制、法制和能力建设。有效促进了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通过加快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社会建设,中国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能源生产已经从传统能源加速到新能源。& ldquo“十一五”规划;从那以后,中国的能源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势头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加速,能源结构由原煤向多元化、清洁化加速发展。原煤、原油等传统能源产量增速明显放缓,比重大幅下降:2005年至2018年,原煤产量年均增长3.5%,比1949年至2005年的平均增速低4.5个百分点,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8.1个百分点。原油产量年均增长0.3%,年均增长率下降13.7个百分点,占4.1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和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发展速度加快,比重不断提高: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9.5%,比重增长2.6%。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产量年均增长10.2%,增长9.6个百分点。 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清洁低碳趋势加快。& ldquo“十一五”规划;此后,中国能源消费革命不断深化,能源使用模式不断转变,清洁低碳进程明显加快,品种结构不断优化,高效低污染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费得到有效控制。从2005年到2018年,总能耗平均每年增长4.5%,从1980年到2005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煤炭消费年均增速为3.7%,年均增速下降2.0个百分点,占2018年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13.4个百分点。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0%,年均增长率下降0.4个百分点,增幅为1.1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高速增长,占比大幅提升: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14.8%,年均增长9.9个百分点,占比提升5.4个百分点;一次用电和其他能源消费年均增长9.9%,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9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巨大成就。& ldquo“十一五”规划;此后,在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至2018年累计下降41.5%,年均下降4.0%,比1952年至2005年年均下降3.9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ldquo“十一五”规划;在此期间,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约20%,实际下降19.3%。& ldquo“十二五”规划;在此期间,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计将比2010年下降16%以上,实际下降18.4%。& ldquo十三五计划。与2015年相比,2020年和2018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分别降低15%和11.4%。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应对气候变化被提上日程,能源治理体系加快重组,新一轮能源革命蓬勃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转型与转型任重道远。传统能源生产能力的逃逸序列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迫切需要提高。节能降耗面临阶段性压力。应有效控制和完成能耗总量& ldquo十三五计划。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的目标仍需进一步努力。& ldquo十三五计划。这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加快能源革命的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走能源发展道路;四次革命和一次合作。战略思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努力推进优质能源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能源发展实现历史性巨变节能降耗唱响时代主旋律——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

地址:http://www.g3gw.com/jingji/1677.html